2021年4月,抖音电商在其首届生态大会上提出“兴趣电商”的概念。抖音电商对其内涵的阐释是:“兴趣电商是一种基于用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主动帮助消费者发现潜在购物兴趣,提升生活品质的电商。”
与传统货架式电商不同,抖音电商所倡导的兴趣电商,强调对用户潜在需求的发掘,通过推荐技术高效匹配供需双方达成交易,而不是追求做大而全的货架式电商。
货架式电商:通常指传统电商形式,电商页面以商品的分类陈列展示为主。
一、现在进军电商,还有机会吗?
电商行业看似被几大巨头牢牢把持,但实际上巨头们依然面临激烈的竞争。新进入者凭借创新的技术或商业模式,依然可以打破现有格局。
电商网站属于双边市场。双边市场有两大特征。一是,双边市场存在交叉的网络外部性。即市场中一方的用户数量和交易量,会影响另一方的用户数量和交易量。如果一个平台吸引了大量的用户或厂商,那么会吸引更多用户或厂商的加入,反之亦然。二是价格的不对称性。任一方价格的变动,都会导致另一方交易行为的变化。
无论商家或是用户,转移到新的电商平台均不需要太高的转移成本。因此,一旦有新进入者采用补贴,或者效率更高的交易撮合模式,就会吸引大量买方用户加入,进而强化平台对卖家的吸引力。
【抖音虾米 13925780872 免费分享,一起玩抖音】
从电商行业的产业规模看,我国电商交易规模逐年递增,但增量开始放缓,网购用户规模增量放缓趋势更加明显。电商行业正逐渐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演变。
我国电商产业规模
因此,如何更加有效的获取用户,并维持用户活跃度,是电商平台首先要面对的问题。
从双边市场的底层逻辑看,新进入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,有两个选择:一是,提供高额补贴,吸引价格敏感型用户;二是,提供更高效的交易撮合方式,营造差异化的购物体验。
抖音电商选择的是第二条路径。
二、兴趣电商的底层逻辑
货架电商的痛点,是兴趣电商的机会。
货架式电商,通过打“标签”的方式对用户的兴趣进行标注,强调实现“人”、“货”匹配。但货架式电商的对用户行为的分析,仅能通过用户购买的商品的特征来判断,数据来源相对单一。并且用户在购买产品之后,如果其消费偏好发生了变化,在其下次购买行为发生之前,货架电商很难获得相关的数据,并进行相应的推荐工作。
而兴趣电商,正是瞄准了货架电商的这一痛点,进行了精准的迭代升级。
兴趣电商将关注点放在:发现用户的潜在需求,把商品推荐给感兴趣的人。
苹果公司创始人,乔布斯有一句名言:“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,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,他们就发现,这是我要的东西。”
乔布斯的这句名言,常常被解读为,用户的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。商家可以不必理会用户,只要凭借自己的“聪明才智”,就可以创造出一个令用户惊叫的产品。
显然这是一个误读。经济学理论认为,需求不能被创造,所谓的“创造”需求,只是发现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。
拥有海量短视频资源的抖音,具有先天的优势。
根据抖音发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8月,抖音日活跃用户达到6亿;截至2020年12月,抖音日均视频搜索超过4亿次。
海量的短视频,能够更加精准和快速的捕获用户的兴趣点。用户在抖音上每观看一个视频,都可以丰富用户的“标签”,这是货架式电商难以具备的优势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,经济与科技社会学研究室主任吕鹏认为,抖音做电商,是抖音生态的自然延伸。抖音电商的最大优势,是通过“前台”的优秀视觉化内容创作和“中台”的精准数据科技,把原本一些处在“后台”的沉默消费力量唤醒了。这反过来对于提供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、加速产业链的发展,都有重要的意义,给消费侧带来了值得期待的新空间。
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,买家和卖家需要克服层层信息差,才能达成交易。互联网的出现,电商平台可以使买卖双方可突破地理界限,利用网络平台达成快速的交易,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。
货架电商是基于浏览和搜索的选择机制,而兴趣电商,则进一步强化了兴趣推荐的机制,减少用户的搜索行为,进一步提高了买卖双方的撮合效率,降低了交易成本。
抖音的兴趣电商是基于视频直播和内容创作的形式,抖音电商总裁康泽宇强调,兴趣电商的核心是,主动帮助用户发现他潜在的需求。
三、消费结构的变迁,孕育新的电商蓝海
兴趣电商能够发展的另一个基础,是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迁。
抖音发力兴趣电商,重要的原因是行业趋势的到来。如今用户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升级和变化。回顾过去,在物质尚不丰富的时代,消费者去商场会直奔目标,购买所需要的商品。而当物质充裕之后,消费者去商场的行为,就变成了“逛商场”,从海量的商品中,挑选自己喜欢的购买,甚至很多商品在一开始,并没有购买的打算。
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电商领域,货架式电商目录式的展示页面,更像过去的购买形式,用户大多通过搜索来购买。而兴趣电商则是基于内容的推荐形式,用户边浏览视频,边进行购买,更容易发现自己的兴趣点。
直播电商规模(单位:亿元)
【抖音虾米 13925780872 免费分享,一起玩抖音】
四、兴趣电商是不是趋势?
要回答这个问题,一定不能简单地从定义本身和文字拆解的维度去寻求答案,而是要从整体商业的演变以及需求的变迁去看待背后的底层逻辑。
回顾过去,我们大体可以将“市场主导”分为四个阶段,即:工厂主导,品牌主导,渠道主导和消费主导。
工厂主导,时间大概在改革开放后,彼时还处于物质匮乏期,商品供应稀缺。当时的市场,只要有产品就可以。大量涌现出的商品,主要是以满足人们的基础需求为主,对商品的诉求也很简单,有没有,耐用不耐用,贵不贵等。
2000年后,进入到品牌主导时代,商品供应逐渐丰富,人们对商品的需求,开始逐步从基础需求到功能性需求满足。商品的功能属性、设计、安全性之外,品牌的形象价值和其所代表的文化、信任度,甚至代言人的形象等,成为了消费选择的关键因素。
到了2010年,零售业态开始进入到多线发展的状态,典型的如线下的连锁KA卖场、单体大超、连锁便利店,线上的电商平台。商品不再是问题,问题是商品如何高效地与消费者见面,触达到消费者。
因此,零售业态的丰富,实际是在帮消费者做选择。无论是线下的门店,还是线上的电商,不是再给消费者做无限多的选择,而是帮助用户做筛选。当用户有了主动需求或目标商品后,去商场去电商,根据自己的判断,选择自己所属的商品。
到了今天,2020年后。好产品多了,获取好产品的渠道也多了,消费者自己所需要的,该有都有。下一步是什么?
回到需求的源头,消费者对生活更好更美更愉悦的追求,从没有止境。每个人都希望让自己的生活更好,这也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高级—自我实现需求。
回到抖音提出的“兴趣电商”,基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满足用户潜在购物兴趣,提升生活品质的电商。这与当下的消费市场和消费心态,不谋而合。
近几年,我们都在提消费升级。消费升级是什么,我们认为不是统一划齐的高价高品高质,也不是一味追求低价,消费萎缩。而是怀揣着不同需求的各类人群,在各种场景下,都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品,更好的服务,以及更加令人愉悦的体验。
当然,四种主导形态的并不是完全的更迭和取代,事实上,更迭的边界并不是那么明显。尤其是在后三种时代,品牌主导、渠道主导和消费主导三种的结合与合理平衡,可能是兴趣电商“升级”的方向。
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,消费主导时代,消费者第一次站在中心,基于自己对生活的向往,去发现生活的美,以商品为载体,提升生活的品质,或者说,提升购物这个过程本身的体验。这正是兴趣电商存在的意义。
抖音、快手、视频号,短视频全方位对比 !
短视频内卷的时代,如何才能快速吸粉?